手术进行中,主治医生和助手正在为奥马尔植入眼压阀,翻译也在一旁静候。
患眼疾四年,不远万里从非洲赶往合肥求医治的黑人小伙奥马尔,昨天上午终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手术。9月11日,报道的《非洲小伙来肥看病,医院无奈求翻译》引起读者关注,一位法语研究生赶到医院“应聘”翻译后,奥马尔与医生的沟通不再“打哑谜”。
上午8点半,出现在眼科检查室的奥马尔开始准备手术前的检查,剪除睫毛、检测视力、测量眼压……在医护人员的指引下,此前还在“倒时差”的他俨然已经进入了手术前的状态。“还是有点紧张,但相信医生。”陪同在他一侧的,是早上特意请假赶过来的“新翻译”黄凤娇,这位刚毕业的法语系硕士生是个上班族,昨天看到医院发出的“求助微信”后,联系上院方来帮助奥马尔的。
“先来测一下眼压和视力”、“手术前剪睫毛是为了防止感染”、“医生今天要给你做的是左眼的手术”、“躺在手术床上不能乱动”……从术前检查开始,“新翻译”就将所有程序转述给奥马尔,并告知他手术的细节和时长,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签字确认。
“有了翻译双方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,不再是‘打哑谜了’。”院方宣传部的负责人颜理海告诉记者,寻法语翻译的信息发出去后,当天下午就陆续接到十几个帮助电话,其中有从事中法贸易的商人、老师等,最终选择了刚刚毕业的硕士生黄凤娇。
“上午先给他做的是左眼的手术,主要是植入一个微型减压阀,缓解他的眼压,手术后能防止他的视力再下降。”虽然手术难度不大,但还是由安医二附院的眼科主任陶黎明亲自上阵。
记者了解到,按照眼科手术的常规程序,奥马尔昨天只做了一只眼睛的手术,右眼的手术要等到下周一。
手术进行时,黄凤娇也一直陪同在手术室内,大约50分钟后,奥马尔的第一次手术顺利完成。“挺顺利的,下面就要看他的恢复情况。”陶黎明介绍说,下周做完右眼手术并恢复后,奥马尔就可以出院了。“像他这样的重度青光眼患者,做这个手术并不能完全恢复到我们常人的视力区间,但能改善眼压导致的视力再下降。”(记者 刘梅梅)